大指揮家~華爾特 (Bruno Walter, 1876-1962)

發表日期: 2023-03-22

大指揮家~華爾特 (Bruno Walter, 1876-1962)

華爾特出生於德國柏林猶太家庭,父親雖是記帳員,但熱愛音樂。他自幼隨母親學鋼琴,9歲就讀柏林史坦音樂院,13歲即以鋼琴家身份與柏林愛樂演奏協奏曲。17歲在科隆歌劇院登台指揮。

1894年華爾特在漢堡歌劇院擔任助理指揮,與馬勒熟識,他在藝術理念與素養受馬勒影響很大。1901年到維也納擔任馬勒助理指揮,馬勒去世後,華爾特分別於1911年與1912年為馬勒兩部著名遺作《大地之歌》與《第九交響曲》首演指揮。1913-1922年,華爾特到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指揮,他在這10年累積許多歌劇曲目,詮釋的莫札特、威爾第、以及華格納歌劇獲得極大評價,指揮藝術與個人風格更加圓熟。

1925年擔任柏林市立歌劇院音樂指導。1929年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指揮。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納粹勢力威脅下,華爾特於1939年移居美國並獲得美國國籍。1941至1959年,他擔任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音樂總監,退休後與哥倫比亞交響樂團錄製許多珍貴錄音,1962年逝世於美國家中。

華爾特認爲音樂就是歌唱的藝術,在管絃樂的演奏也必須如歌唱般呼吸。馬勒《大地之歌》一直是我所愛,聆聽77歲的華爾特與癌症末期的女低音費莉亞(Kathleen Ferrier, 1912~1953)的完美詮釋,最後樂章「送別」曲末的“永遠、永遠….”,我的心隨著那沉靜的聲聲吟唱而嘆息….

華爾特指揮哥倫比亞管弦樂團的布拉姆斯交響曲與我平常聽到的大師詮釋很不同。他依舊是忠於原譜,遵守古典浪漫風格美學,但是那激動的明亮感與旋律的流暢歌唱,完全展現華爾特的藝術特質!尤其是第四交響曲,動感樂章旋律與節奏互應讓人似乎看見音樂在陽光下躍動,慢板樂章的歌唱牽引著聆聽者的心緒,豐富的底蘊不沈悶。

華爾特說:「當一位樂師專注於忠實表現時,他也許可以可以同時達到技術上的完美;相反地,如果樂師一開始就專注於克服技術,那他將無法達到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