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指揮家~「超彈性」福特萬格勒 (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1954)
福特萬格勒出生於德國柏林於慕尼黑成長,父親是考古學家,也是古希臘美術權威,熱愛大自然與音樂,這些都深深影響他。母親具有音樂與繪畫才能,福特萬格勒的彈琴啟蒙來自母親,他也很喜愛畫畫。
福特萬格勒於20歲時的第一次指揮音樂會展現才華,之後擔任許多歐洲頂尖樂團與歌劇院指揮。1923年,36歲的他擔任柏林愛樂管絃樂團的首席指揮,帶領此樂團完成許多巡迴演出,穩固此樂團的頂尖地位。1922至1928年擔任萊比錫管弦樂團音樂總監,1927至1930年擔任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指揮並與此團保持長期的合作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的摧殘,福特萬格勒在此悲慘歷史大齒輪下,身不由己地繼續指揮生涯,但也同時設法幫助猶太市民與音樂家逃過納粹魔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福特萬格勒於1947年擔任柏林愛樂管弦樂團指揮,將此團帶至頂峰。
福特萬格勒於1924年開始寫日記,後來出版為「福特萬格勒手記」。在手記中,我們閱讀不到他在納粹控制下的苦鬥狀況與感受,卻可閱讀他於此困苦時期專心於音樂研究與反思的紀錄。對於福特萬格勒而言,音樂的專注超越一切!他嚴謹批判自己的演奏,即使是同一個的作品,無論演奏多少次,他都認真研讀總譜,在每次演奏的反省與自我批判,為作品注入更多的新生命。
福特萬格勒的詮釋在理性的大架構下的細微彈性速度讓節奏與節奏間,音與音間的細節關係創造出無可預知的生命與強烈的誘惑力。他的細微彈性活化一切細節且更穩固整體架構,我非常喜歡!
福特萬格勒凌厲宏偉的指揮氣度引領演奏者盡情演奏且牽引著聽眾的心,創造出一種獨特的神奇!
巴倫波因說:「只有少數大師能從對作品的理性認識與實際演出時的自發情感中找到平衡,福特萬格勒就是典型的一位。」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福特萬格勒說:「指揮的天敵就是常規。」